元和三十五年 “杜卿家,此事你怎么看。” 高位上的皇帝将沉声说道。 朝堂之上,风云诡谲。此时皇帝端坐上首,虽然仍有威仪震慑,但是近几年皇帝的身体日渐消弥,早已经不复当年。 即使自己不愿认老,可大臣们也不再将目光全向上看,各自拉帮结派,站队皇子。 杜斯年自从年轻时连中三元,被皇帝亲指为状元后,就只忠心为皇帝,皇帝也多有提拔他,培养了一个没有世家没有背景的直臣出来。 不过这也确实是先见之举,譬如此刻,京中十几个妙龄少女被人虐待残害,抛尸护城河之中,真凶却迟迟抓不到,甚至连一点线索都找不到。 这种案件不可能一点痕迹都留不下,却无人申冤,直到巡逻的士兵发现才上报大理寺。 如此这般,只能说明,朝中有人包庇,从上到下都瞒着,此刻几大世家的人都有将巡逻士兵拉出来顶罪,草草结案,了结此事的意思。 最近皇帝身体愈加的差了起来,却看不得朝臣结党,世家猖狂,于是正想要趁着此事狠狠杀一杀世家在京中为虎作伥的风气。 圣上说罢,只见朝臣中有一长身玉立之人,面白俊美,持玉板垂头朗声道, “启禀皇上,此伤天害理之事涉及我京中一十六名良家少女,其中还有我朝中命臣之女,民间人心惶惶,家中有女之户皆紧闭家门,不出街巷,此案不严肃处理,恐难平人心。” 这话说完,朝中先是安静,随后几波喧哗,多是明里暗里表示杜斯年一个户部尚书管的太远。 杜斯年此刻也明白皇帝的用意,他是户部尚书,接手此案本是轮不到他的,皇帝在这个时候问他,无非是想让他解决了这烫手的山芋。 不过他却并未担心,此事他有了一些线索的苗头,只是尽心查办,不久便也可以结案。 礼部尚书李观又出声秉道, “皇上,杜大人乃户部尚书不可越俎代庖啊,依律法,此事应全权交由大理寺处理,杜大人专人有专事,况且就连受害者的家人都已经不再要求彻查此案,杜大人还是应当处理好自己手下之事,尽心为皇上效力才是。” “对啊对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