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看尽长安花的上一句

写离声/著

2024-06-12

书籍简介

高考状元穿回古代,女扮男装考科举又名太子殿下的大型真香现场、我给太傅暖床那些年许多年前,当太子还是太子太子谁是长安最才华横溢的男人众人新科状元蔺七郎太子谁是长安最风流倜傥的男人众人

首章试读

大邺永平七年,四方无事,春和景明。 寒食一过,扬州城里家家举火,户户升烟。 炊烟融了官河水汽,漫成轻纱一匹,笼住千树的烂漫桃李,万条的拂水绿枝,也笼住了河上的二十四桥,水畔的十万人家。 城南通义里的赵家宅内,蔺知柔半靠在床上,眼睛却盯着门口竹帘,翘期盼寒食过后的第一口热食。 穿来古代十载,每年最难捱的就是寒食节,按习俗连着三日不能生火,只能吃冷的,连病人都不得幸免。 偏生她大病初愈,脾胃正虚,三天冷食吃得她生无可恋,寒食后的清明日,也就成了她的大赦之日。 这一天的早膳要比平日丰奢些,依照惯例,赵家吃的是笼饼。 笼饼不比别的,得一屉一屉蒸。 他们院子总是最后轮到谁叫兄妹三个不姓赵呢母亲虽然姓赵,但出嫁的女儿投奔母家,比寄人篱下还不如。 这不,婢子小金一早就去东厨排队,排了大半个时辰还没回来。 就在这时,竹帘一动,蔺知柔的心也跟着一跃,满怀期待地伸长脖子,来人却是母亲赵氏,手捧着一叠衣裳,神色张皇“柔娘,赶紧起来更衣盥洗。” 赵氏年方三十有二,已守寡三年有余,淡眉细眼,身形薄削,正值华年,绮貌阙无,相貌和身上素服一样寡淡。近来日以继夜地照顾一双染上时疫的儿女,又添了几分憔悴。 蔺知柔不解“要去哪里啊,阿娘” 赵氏已经把手中衣裳抖搂开,却是件蓝绸小上衣“去前厅,快,外翁等着呢” “这不是阿兄的衣裳么”蔺知柔一边说一边把左胳膊伸进袖管里,奇道,“外翁找我做什么” “高明府来了。” 高县令真是稀罕事,江都县令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士人眼高于顶,怎么会折节与赵家这样的商贾来往何况扬州城中名商巨贾如云,赵老翁这小小药材商压根排不上号。 “县令来我们家做什么”蔺知柔问道。 赵氏摇摇头,手脚麻利地替女儿穿上下裳,系上腰带,从怀里拿出竹梳子,三下两下梳成一个男童的小髻,拿一根银簪固定住,再戴上小纱帽。 “那我去做什么” ...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