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不能再投了。
赫内中校把大队领向西南,前往轰炸第二个目标。
第五十四、五十七轰炸航空团的一百架“雨鹰”
式飞机中,在堪萨斯投弹的有五十七架。
左路纵队的四十三架飞机是在最后的一刹那才停止轰炸的。
事后才知道,除之前的那位指挥官以外,再没有第二个人看见从地面不断打上来的红色信号弹。
五十七架飞机共投下二百五十公斤炸弹一百五十八颗,五十公斤炸弹一千一百五十颗,共重九十七吨。
这些炸弹都是用于军事目的的烈性炸弹。
虽然后来中止了轰炸,但堪萨斯市中心却被大火烧毁。
这是因为在堪萨斯使用的虽然都是小型烈性炸弹,但它却能毁坏建筑物,炸坏公路,揭开房顶,使墙壁倒塌。
所以,有中心受的破坏很大。
烈性炸弹也会引起火灾。
堪萨斯港是个石油和人造奶油半成品的主要转运地。
流出的奶油和石油见火就着。
火借着风势蔓延到市内,市内那些陈旧的木质房屋很快燃烧起来。
美国的防空消防队虽说不是第一流的。
难道不能在这场大火刚燃烧起来的时候把它扑灭吗?空袭后的第二天,中国第一消防警察团的一个营,乘着最新式的消防车开进了堪萨斯。
但是,为时已晚,这座城市的许多地方早已化为灰烬。
团长鲁兵上校调查了这场大火未能迅速止住的原因。
消防专家从现场写来的报告简直是给堪萨斯的悲剧又增添了一层色彩。
空袭后,十七点整,美军城防司令斯哈罗上校亲自走过大桥,来到中国军队求降。
这时,他已被彻底挫败了。
萧远将军对于进行的轰炸表示歉意。
一小时后,对方签署了投降书。
在岸边阵地上坚守了五天四夜的中国空降部队的幸存者从建筑物中、地下室和战壕里爬出来。
革强上校曾这样描绘过当时的情景:“一名年轻的空降兵取出旗帜,战友们为了给轰炸机做标志,把旗帜插在最前沿的一家房顶上。
他脸孔呆板地走着,桥头堡里的士兵跟随着他。
死亡的人很多,活着的都是满身泥土,衣服破烂不堪。
一部分人手中没有拿枪,只是口袋里揣着几颗手榴弹。
我们于十九点进入了燃烧着的市区……”
……一个中队的九架轰炸机以密集编队在低空飞行,它们几乎是机翼挨着机翼。
晨雾从下面的田野里升起,能见度很坏。
机长们全神贯注地驾驶着飞机。
他们飞过森林、小山和圆形屋顶,向着攻击方向钻进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谷。
轰炸机的侧面剪影是一个细长条,这是“苍鹰”
26式飞机。
它们迎着曙光,从机场起飞,向着目标芝加哥飞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