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说,找个什么借口让那孩子来趟燕京好?&rdo;徐令宜略一思忖才反应过来,他笑道:&ldo;这还不好办?你就说谨哥儿马上要搬到外院去了,你一个人觉得寂寞,让英娘来给你做个伴不就成了。
而且这个时候送信去余杭,过了年启程,正好三月间到。
你们还可以去逛逛庙会,踏个青。
&rdo;这么简单的理由,她却没想到。
因为心虚吧?十一娘汗颜。
&ldo;侯爷这主意好我这就写信封去余杭。
&rdo;她模棱两可地应了,忙转移了话题,&ldo;雍王爷的钱凑齐了吗?&rdo;&ldo;凑齐了。
&rdo;徐令宜笑道,&ldo;这个大丰号的掌柜可真不简单。
二十万两的银子,一分钱的利钱都没有要。
还倒包了五万两银子的红包给白总管。
这样大手笔,他何愁生意做不起来。
&rdo;&ldo;这样大的手笔,也要有这样大的本钱才是。
&rdo;十一娘听着不微微蹙眉,&ldo;侯爷可知道这大丰号的底细?&rdo;&ldo;放心吧!
我心里有数。
&rdo;徐令宜道,&ldo;我打了二十五万两银子的借据给他,年利一点。
得息虽然少了点,可字面上不为错。
至于说底细,不管他是什么来头,也不敢到我们面玩阴的。
&rdo;说着,眉宇间流露出几分居高临下的霸气来。
看着他天天在家里闲逛,倒忘了他还是个太子少保。
十一娘忍俊不禁。
民不与官斗。
这大丰号不管是什么底细,徐令宜只要不贪小便宜白拿大丰号的银子,大丰号还真就不能把他怎样。
徐令宜吩咐十一娘:&ldo;过几天不是雍王妃的生辰吗?你帮我带一匣子金条给雍王妃。
跟雍王妃说,让她找家百年老字号的银楼兑出现。
宁愿吃点亏,也不要和像大丰号这样的银楼扯上关系。
要是钱不够花,就孩子满月、周岁、大人的生辰、寿诞轮流做,千万不要再去借银子了。
&rdo;十一娘见他表情凝重,迟疑道:&ldo;侯爷,是不是有什么事?&rdo;徐令宜沉默了好一会才低声道:&ldo;去年春天,雍王举荐工部给事中为高淳县令,吏部很快行了文。
还是士铮跟我说我才知道,原来太子通过他举荐了翰林院学一个姓李的翰林……&rdo;他苦笑着摇头,&ldo;结果今年太子想举荐他老师的学生去嘉兴任县令,又有人跑到雍王那里谋这个位置。
&rdo;十一娘大吃一惊:&ldo;侯爷是怀疑……&rdo;&ldo;不是怀疑。
&rdo;徐令宜道,&ldo;要不然,士铮也不会专程为这件事找我了。
&rdo;&ldo;那太子是什么意思?雍王那边,你可去提了个醒?&rdo;如果太子和雍王起了争执,不管是哪个赢,对徐家的杀伤力都很大。
最怕是皇上觉得两人没有手足之情,一怒之下把两人一锅端了。
那徐家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见妻子忧心忡忡的样子,徐令宜有点后悔把这件事告诉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