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弟我不说您也知道,&rdo;语气一滞。
&ldo;在外面养戏班包戏子……这家里全赖小四撑着。
他是当着您的面要强,我听四弟妹说,每天晚上都要用热水给他烫膝盖,有时候只嫌不热,皮都烫坏了。
&rdo;说着,落下泪来,&ldo;说起来,他也是阀阅之后,堂堂从二品的大员。
别说像他这样的,就是不如他的,哪个不是锦衣玉食,香车美人,他可是从来没有享受过一天……你好歹让他歇几天。
&rdo;皇上见皇后娘娘哭起来,忙安慰道:&ldo;我知道,我知道。
这些年辛苦他了。
&rdo;&ldo;他和皇上既是君臣,更是郎舅。
&rdo;皇后娘娘掏出帕子抹着眼泪,&ldo;他帮您,您帮他,本是应该。
可我想着,那天小四来跟我说的话也有道理。
之前是形势所逼,不得已为之。
如今您是万民之父,贵有四海。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苗疆暂定,西北无事。
皇上要做文治武功的千古名君,接下来是就是文臣们的事了。
他读书少,除了打仗,其他也不会。
皇上的事也帮不上什么忙。
做个谨守本份的臣子,给那些自认为拥立有功的臣子们做个榜样还是做得到的。
&rdo;皇后娘娘这话还真说到他的心坎上去了。
他想做千古名君,就要和文臣打好交道。
偏偏那些拥立他上位的都是些武将,最怕他们仗着旧功阻挠他变新……皇上听着很是激动:&ldo;总不能让他就这样辞了官……&rdo;&ldo;皇上糊涂了。
&rdo;皇后嗔怪道,&ldo;有你一日,就有他一日。
端着你这金饭碗,还怕他没饭吃。
要不然,就凭他那本事,能二十七岁就做到太子少师?小四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您就让他辞官吧?趁着现在功成名就,免得哪天一不小心露出马脚来,好不容易挣下的名声就全完了。
他丢了面子。
也是打了您的脸。
&rdo;皇上一扫之前的忧心忡忡,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万寿节过了二天,皇上赏了很多的补药给徐令宜,皇后则赏了一件玄狐皮的袍子,一对玄狐皮的护膝。
那雷公公更是笑道:&ldo;皇后娘娘说,以后侯爷不用上早朝,可还是要注意早上寒风正峭。
&rdo;这分明就是来给徐令宜报信。
十一娘听着大大地松了口气,收了袍子,笑着对徐令宜道:&ldo;过年的时候穿。
&rdo;一副精打细算的样子。
徐令宜听着失笑,起身去了半月泮。
这段时间徐嗣勤几兄弟都在太夫人身边打转,十一娘让贞姐儿过去了。
家里清清静静的,她坐在炕上做针线,有小丫鬟来禀:&ldo;弓弦胡同那边大奶奶身边的杭妈妈来了。
&rdo;这个时候?她很是意外,请了杭妈妈进来。
杭妈妈穿着紫红色漳绒袄,头上戴了朵大红绢花,很是喜庆的样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