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范围还是能交代。
于是乎,把人一一记下来,再派出衙役去通通逮来。
另一面又在张家人里查那位公子,却不料张家一门人人都逮到了,唯独少了这位公子。
张公子是本案的重要人物,怎么可以少了他?不行,大理寺寺正立刻又审讯张家人,查问这位张公子的去处。
张家人都说自家公子神出鬼没,平时就是个游手好闲的主,一天到晚吃喝嫖赌坑蒙拐骗不知道干些什么。
张家老汉一早就当自己这个儿子死了去,晓得他迟早有一天要闯祸,早早就不管他了。
没曾想还是天灾人祸落到头上,害的一家人从被窝里拉出就关到大牢里,真是逆子啊逆子。
寺正才不管他们的家事,只问这人到哪里去了。
张家人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还是一个丫头和小厮想起,说少爷这一段似乎是在东市口那边晃悠,时常和几个流里流气游手好闲的少年人混在一起。
寺正问究竟是东市口的那些人?丫头和小斯想了想报出几个名来,大家一听有戏,这里好多名字都和那毛贼招供的酒楼里的人重合,看来就是这些人。
于是立刻在加派人手,助前面派出去的衙役一臂之力,务必要把所有涉案人员逮到。
由于此次抓捕是寺正大人特别交代的,衙役们也不敢怠慢,中饭都顾不得吃就提溜了精神去东市口抓人。
那些放荡少年们大中午的都才刚起来,正懒懒散散聚集在酒肆里饮酒作乐刷钱赌博,衙役们一到就被连锅端了。
这十来个轻狂少年被带回到大理寺,一查点,还是少了张家公子。
于是立刻审问,这人到了哪里去?这些少年七嘴八舌,个个说的都不一样。
寺正懒得和他们争闹,通通一顿板子,想仔细了再说,说错了继续打。
几番下来总算归拢些有用的信息,这张公子这段日子时常去东市宝庆坊一个大宅子里。
说是有了什么奇遇,遇上了贵人发了大财。
只是每次少年们问他到底什么奇遇,什么贵人,这小子却又避而不答,一开始他们都不信,可那张公子突然出手大方阔卓,穿戴也华丽起来。
好几次他们都见到他使用的东西不是鎏金就是嵌宝,异常华贵。
可每次问是怎么来的,这小子又闭口不说。
他们央他也给介绍贵人,好得个富贵奇遇,他又不肯。
只是大家一场兄弟,倒也肯散些钱财,请大家吃吃喝喝,耍钱取乐。
寺正训斥他们少说这些没边的风言风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要讲的真切实在。
有个少年就说,曾经在张小子吃醉了酒以后听他说过一些实话,似乎是在宝庆坊那边大宅子里傍上了个贵妇人,据说出手极大方阔卓,得了不少的好处。
他趁醉问过,是个什么贵妇人。
那小子酒后胡言,说是什么皇宫里的,了不得的人物。
当时他不信,什么皇宫里的,难道还能有娘娘出来偷汉子不成,只当这小子说醉话蒙人。
寺正一听这出,心里登时就乱。
不管什么奇遇,这张家公子是个重点,一定要拿到。
于是继续审,问人到底哪儿去了?还是那个少年交代,说他有次看到张家小子去建安寺附近转悠,被他看见了,那小子登时转身走。
他当时拔腿追都追不上,后来张家小子还特地请他吃酒,说是让他别和人说在这片看到过自己。
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少年就留心了些,好几次都瞧见他偷偷去建安寺转悠,也不知道这张家小子鬼鬼祟祟搞神秘名堂。
那建安寺就是个和尚庙,哪里会有什么贵妇。
不过这地方到底是皇家寺庙,平时闲杂人等平民百姓也不得入内。
也不知道这张小子怎么个神通,倒是能够进出自如,看来可能真是傍上了不得的人物。
寺正听到这儿,就明白恐怕这事还得扯上建安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