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o;说完屏住呼吸等着。
片刻后,听见对面王太后的声音又传了过来:&ldo;你从前的夫家,我听说和蜀逆有牵连?&rdo;梅锦叩头道:&ldo;不敢有所遮掩。
确实如太后所知,我前夫投了蜀逆。
民妇未能尽带阻劝之责,请太后降罪!&rdo;王太后叹息道:&ldo;世上男子自己要犯糊涂往死路上撞,妇人家又能如何?你既已与叛逆之家脱离关系,可见你也是深明大义的,我为何怪你?&rdo;梅锦再次叩头谢恩。
王太后面上再次露出笑容,道:&ldo;皇太孙念旧,记着你曾救他,好。
梅氏,你对我皇孙儿有大功,如今想要什么?只管道来,我必赏你。
&rdo;梅锦道:&ldo;多谢太后。
民妇有自知之明,岂敢居功?且从前已经赏过了。
不敢再领。
&rdo;太后道:&ldo;先前归先前,这回是我的赏。
&rdo;想了想,扭头对边上的姜太监道,&ldo;去,把我对紫玉柄的如意拿来,再拿套我年轻时戴过的头面,加两套宫装,赏了梅氏。
&rdo;姜太监应了,转身飞快去了。
片刻便回来,身后跟了两个手捧物件的小太监,笑容满面地道:&ldo;梅氏,还不快谢过太后的赏。
&rdo;梅锦不再推拒,跪谢领了赏。
太后摆了摆手,又与她说了些别的话,最后叫她退了下去。
等她一走,王太后面上的笑意便消失了,问边上的姜太监:&ldo;你怎么看?&rdo;姜太监道:&ldo;禀太后,奴婢看她似乎并未说谎。
看她也像是知事的,不是不知深浅、不顾好歹的人。
&rdo;王太后微微皱了皱眉,&ldo;我看着倒也还好。
不像是不知进退的。
只是我不放心的,还是璇儿那边。
这孩子自进宫来,我看了他些时日,什么都好,就是心思有些重,有话也不跟我说。
前些时候我说立季家孙女为正妃,我看他并不很热心,甚至有些不愿的样子。
不是我多心。
你想,他年少正当情窦初开,这梅氏如今没了夫家,人年轻,容貌也好,且从前还跟他有那么一段生死缘分。
叫我如何能不多心?&rdo;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