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的时候就将这个温度计一端塞进炉内,中间设置卡槽,另一端连接测量设备,尹新舟又请工匠制作了一个室内挂钟那样大的铜质圆表盘,周围是均匀遍布的刻度线,指针根据内侧金属的形变量指示黄金内芯的温度。
紧接着下一步就是在黄金的表面做出联通灵力的雕纹。
在接受了“这个世界里的灵力可以一定程度上当清洁能源用”
这个基础设定以后,尹新舟再看那些与炼器相关的资料,就颇有一种醍醐灌顶般的感觉。
时千秋给的那本笔记扉页下面有一方小小的印章,尹新舟对于此方世界的古字体辨认能力很一般,仔细看了看才分辨出那是冯雪意的名字,顿时心情颇有些惆怅:这位前辈同自己已经有过几番交集
,且周围所有人都对此人评价颇高,可惜自己穿越得太晚,早已无缘再见。
雕刻符文的过程同样给人一种“可视化编程”
的感觉,根据冯雪意的笔记,这种应用于炼器的编程更类似于一种修仙版本的“PLC控制”
,她在学校里只学了个皮毛,好在温度计的原理并不复杂,自己摸索着花了两周的时间,总算是做出了个粗糙的版本。
而这段时间里,第一个热处理炉也已经准备完毕。
热处理炉是一个标准的井式淬火炉,侧方位置留了一个圆形的温度计插口,需要测温的时候便将黄金探温棒的一端塞进去,另一端连接温度表盘,而不需要测温的时候就塞上一块磨好了尺寸的石头塞子,石塞顶端打进去一枚铁钩,方便日后进行热处理的工人随取随用。
硬件设备准备完毕以后,还要对温度计的表盘进行标定。
虽不知此处海拔究竟多少,但尹新舟还是定义了“水恰好结成冰的温度是零度,水开始沸腾时的温度是一百度”
,并将以上尺度等比放大九倍,作为热处理炉的定温指标。
随后就是漫长的尝试。
《工程材料》当中有记载不同需求钢材的不同热处理方法,然而课本上的内容本就和实际生产生活当中的处理方法有细微区别,再加上尹新舟他们如今所使用的钢棒材质十分不稳定——毕竟土高炉再怎么用修仙手段强化也比不上现代的金属冶炼设备——因此在热处理这边也有许多需要依赖经验的地方。
最笨的办法是,用刚刚生产出来未经热处理的弹簧一批一批进行试验,通过控制变量的手段将弹簧性能和热处理方法关联起来绘制成表格,最后通过这些表格里面的参数得出最佳的处理方法。
这是一份非常熬人的工作,尤其是他们如今的热处理炉还是碳加热,无法像是现代电炉一样按几个按钮变成固定温度,非得像厨子炒菜一般一定要有一个人在旁边盯着控温,尹新舟坚持了两天便开始不耐烦,最后还是现场的帮工们自发排了个加班表,在学会了绘制表格方法之后便自行尝试,将这个测试弹簧的摊子支了起来。
有了这些人作为劳动力去完成重复性工作,尹新舟也终于得以解放自己的时间,抽空绘制一批武器的新图纸。
步丿枪的火力有限,她急需在武器方-->>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