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数十日,他没有走出大门一步,亲自指挥着丫环照顾这两位初生的小王子,由于担心这时代缺乏育儿知识,高翼还依据后世的所见所闻,写下了长达三万字的《育儿二十四要》。
“王次子命名了吗?”
十天过后,王祥沉不住气了,他找黄朝宗打听动态。
“没有”
,黄朝宗叹息说:“只晚了五分钟,他便成了王次子,唉,可惜。”
王祥知道他在可惜什么,心有戚戚焉的点头赞同。
“王现在在做什么?”
王祥又问。
“在写书”
,黄朝宗脸上露出古怪的神情:“在写一本育儿知识书。”
“不能这样下去了”
,王祥不满的说:“金相那里报告,两座城堡已经建筑完毕,是否需要安装投石车和大炮,尚待许可;马相前来报告,我们的使节在燕国遭到侮辱,又有二十余名商人被杀;还有,昌黎前线报告,燕军已增兵至二十三万,前线不断有燕军出来挑衅和查看地势。
黄相,请出陛下来吧,国事为大,家事可以稍缓。”
“次子不忙着命名”
,被五相联袂邀请至仪事厅的高翼断然否决了黄朝宗的建议:“吾家汉儿当以汉礼命名,百日后,举行抓周仪式,同时依礼授名。”
黄朝宗松了口气,他与王祥打了个眼色,提起精神来再问:“王储之位……”
“王储之位,……王在法下,当以长子继承法,立高兴为王储,颁诏天下,宣布这一消息吧。”
黄朝宗呻吟了一声。
想当初,他为王在法下这条准则的颁布欣喜若狂,并认为它限制了王权的枉自扩张,有利于百姓。
但现在,当这条规则涉及到一个民族的命运时,他才感觉到作茧自缚的痛苦。
“五分钟,晚出生了五分钟,局面就大不相同了”
,黄朝宗在心里哀叹:“王,不禁胡汉婚配,长此下去,我辽汉百姓皆成胡人矣……不行,一定要保住汉人的人口优势,要从北地、南地多吸纳汉民来此……”
“准许天津堡、天宁堡在城墙上安置大炮,投石车就不必了,要安装那种新式的钢芯铜台炮。
长兴岛的训练要抓紧”
,高翼悠闲的说:“燕国侮辱我们使节,杀我商人,这事不能算完。
兵部要采购冬衣,大量的冬衣。
今冬的粮食够的话,所有的武装商船全部召集起来,进行编队训练。”
高翼说完,扔下还在发愣的几名相爷,拍屁股走回后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