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宏大师最好的朋友便是清商道长。
道长惨死在战场上,昙宏大师物伤其类,追本溯源,自然是卓王孙的错。
这两个人的目标相同,不约而同地走在了一起。
但他们去找公主又想干什么呢?只听昙宏大师与宣祖你一句我一语地数落着卓王孙的罪状,共列了如下几大条:其一,专权。
所有大事,一人独裁;所有权力,一人独揽。
任何意见,一概不听;任何反对,一概不理。
其二,卖国。
与倭贼签订条约,丧权辱国。
不令沈唯敬全力争取,神器授人,天地不容。
其三,残暴。
眼睁睁看着高丽义军一队队被剿灭,不管不问。
平壤城不让百姓进入,残暴冷血,与商纣无异。
其四,乱命。
大敌大前,竟令杨逸之率水军去幽冥岛上送花。
李舜臣功劳如此之大,竟然到现在仍囚禁在地牢。
平壤之战任由李如松血战,不闻不问。
专权、卖国、残暴、乱命,这四条大罪一说出来,杨继盛不由得须发皆张,气得浑身颤抖。
他颤声问杨逸之:“可真有此事?”
杨逸之竟不能反驳。
的确,宣祖与昙宏大师并没有半字谎言。
这一件件、一桩桩,的确都是卓王孙的所作所为。
只是杨逸之相信,卓王孙如此做,必定有原因的。
他绝不是个无情无义、暴虐恣肆的昏君。
他的“暴行”
,一定有他的道理,只不过人们还无法理解而已。
比如他的“第三人”
的打算。
杨逸之本一直反对,但,当宣祖与昙宏大师一起诟病的时候,杨逸之忽然发现,自己在心底竟非常认同这种看法。
救高丽的,必定是高丽自己。
这样的拯救,才是真正的拯救,才有意义。
别人的拯救,只不过能救得一时。
反而有可能会加深这个民族的腐烂。
但对于另外的“暴行”
,杨逸之就不知道原因了。
那并不能全部用“第三人”
来解释。
如果连自己都不能说服,又如何说服别人相信?杨逸之暗中叹了口气,缓缓点了点头。
杨继盛大怒,猛然站了起来:“老夫这就去找他算帐!”
昙宏大师慌忙站起来,将他按下:“杨大人且请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