嫔妃们一个个退下,御花园里很快冷清下来。
蓝熙之一个人四处看看,意兴阑珊,盛开的腊梅似乎消失了它们的芬芳,她摇摇头,慢慢又往书房而去。
两天后,前方传来消息,石良玉已经率军返回,快到梁郡了。
但是,在梁郡却遭遇了南朝和魏国的军队。
蓝熙之听得这消息十分焦虑,现在,南朝和魏国是仅有的两个没有和邺国大规模交战的国家,如果这个节骨眼上,和两国发生战争,那真的就是全天下树敌了。
她心里担忧,便坐不下去,加上这些日子以来,觉得身子明显好转,思虑了一夜,决定明日就出发去梁郡看看。
她立刻传召国师葛洪。
葛洪进来,行一大礼:&ldo;参见娘娘。
&rdo;蓝熙之听得他如此称呼,想起以前在南朝的皇宫,他总是称自己为&ldo;蓝姑娘&rdo;,如今,世事沧桑,难以预料,只道:&ldo;葛洪,你不用多礼。
&rdo;&ldo;娘娘这些日子感觉身子好些没有?&rdo;&ldo;好多了,得多谢道长妙手回春。
&rdo;&ldo;不用谢。
&rdo;&ldo;葛洪,我要出去一趟,你是邺国的国师,有几件事向你交代一下,待皇上回来,你再让他处理……&rdo;葛洪听她吩咐完毕,惊道:&ldo;娘娘,您要去哪里?&rdo;&ldo;我去前方看看。
你不必惊讶,也不要对外泄漏出去。
&rdo;&ldo;遵命,可是,娘娘,您的身子还没痊愈呢。
&rdo;&ldo;我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你只要记住我吩咐的几件事就可以了。
&rdo;&ldo;是。
&rdo;蓝熙之第二天一早就动身了。
她换了一身男装,走出宫门时,尽管头顶的天空依旧是冬日里那种习惯的阴沉,可是她仍旧觉得忽然松了口气。
她的坐骑是宫里的一匹良马,虽然也很不错,但是,想起自己的大黄马,心里仍然有些难过,打了马,立刻往徐州方向飞奔而去。
她一路注意收集消息,再加上从处理的各种加急奏折里,也对邺国周围的局势有了相当了解。
到得半路,已经探得邺军并非驻扎在梁郡,而是在梁郡前面五十里外的一个小镇,但是,也没爆发什么战争,蓝熙之揣测,一定是在和南朝和魏国在举行临时的谈判。
这里是三国的交界地带。
她驰马来到邺军的驻军大营,营外的守军一见她摸出的腰牌,立刻将她带了进去。
在主帅营帐里,并无石良玉的影子,站了一会儿,侍卫张康应声赶来,细细看她几眼,认出她来,立刻跪了下去,小声道:&ldo;娘娘,您怎么来啦?&rdo;张康上次在扶罗城之战受伤,伤口才恢复了分,又自请随石良玉出征。
蓝熙之和他一起作战几次,对他的印象非常好,立刻道:&ldo;张康,你起来吧。
皇上不在军营?&rdo;张康迟疑了一下,才慢慢道:&ldo;皇上在前面的驿馆和魏军谈判……&rdo;蓝熙之看他迟疑的样子,淡淡道:&ldo;冯太后又来了?&rdo;张康不敢撒谎,只得低声道:&ldo;这个……是。
&rdo;虽然早已料到,在这种时候石良玉决不能得罪冯太后,还是似乎有一根细细的针刺在心里。
张康见她面色苍白,立刻道:&ldo;娘娘,皇上估计很快就会回来了。
&rdo;&ldo;嗯。
&rdo;她来到石良玉的营帐,随手翻了翻他的一些军中的文书,可以看出来,这次虽然暂时打退了燕军,但是,战果并不算大,慕容俊的根基并未被动摇。
她对慕容俊恨之入骨,见他居然又一次狡猾地安然无恙地逃跑,暗叹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擒杀此人了。
从中午等到傍晚,又从傍晚等到深夜,再从深夜等到黎明,石良玉还是没有回来。
她从他的营帐里走出来时,天色已经完全亮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