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怀疑自己手下这些人,能不能在今后激烈的战斗中幸存下来。
“卡特上校,您真是个勇敢的人。
这样的孤城,这样惨烈的战斗,您居然坚持了二十天,真是令人敬佩。”
“您误会了,埃及人根本就没有为同伴收尸的习惯,反正那些尸体早晚也会被风沙掩埋。
至于战斗,这里从来没发生过一场真正的战斗。”
卡特上校回答。
“这话怎么说?”
加布伦茨有些疑惑。
“埃及人的士气和纪律极差,只要炮声一响,他们就会出现大面积的溃逃,然后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我在这里驻守了半个多月,手下阵亡的士兵只有160人,而击毙和俘虏的埃及军队总数早就超过了一万人。”
卡特上校有些得意地说道。
卡特上校的话,如果说给其他欧洲将领听,对方一定会怒斥卡特吹牛。
但加布伦茨在墨西哥内战期间,见过比这里更离谱的战斗。
如果说美国人的军队,是一群乌合之众,那么墨西哥人的军队简直就是一群街头混混。
而被排除在西方文明之外的埃及军队,肯定还比不上墨西哥人呢。
事实也是如此,易卜拉欣在得知贝鲁特失守的第一时间回援。
他亲率两万大军,面对只有两千龙虾兵的贝鲁特,本想速战速决。
可让易卜拉欣没想到的是,在这里他遭受到了难以想象的挫折。
他本想引对方决战,趁机派死神军(自称不怕死的野蛮军团)包抄对方后路,再将其彻底歼灭。
由于叙利亚战场缺乏足够机动的兵力,他只能用步兵代替骑兵。
可结果是他们的精锐部队在正面被龙虾兵的火力压制损失惨重,而负责绕后的死神军惨败给龙虾兵的刺刀,在丢下了一百多具尸体之后便落荒而逃了。
死神军有三千人,阵亡率不到5%,士气就彻底崩溃了。
之后易卜拉欣还尝试过,直接偷袭贝鲁特城,可那些皇家海军和贝鲁特城的志愿兵也不是吃素的。
不但没有取得任何效果,反而还由于力量过于分散被英国人歼灭了不少有生力量,他现在只能临时征调辅兵继续围困贝鲁特。
易卜拉欣在得知,埃及海军在贝鲁特海战中全军覆没的消息之后,更是每日借酒浇愁。
他曾经向自己的父亲默罕默德·阿里谏言过,乞求和平,但却遭来一通训斥。
阿里责怪易卜拉欣没有拿下伊斯坦布尔,致使奥斯曼人得到喘息的机会,请来外援才毁灭了埃及的海上力量。
易卜拉欣则是,觉得阿里一开始就该把所有舰队派出,直取伊斯坦布尔,而不是幻想击败英国和俄国做世界霸主。
自从埃及的进攻受挫,奥斯曼人便组织起了反击。
求援的信笺如同雪花一般,堆满了易卜拉欣的桌子。
此刻他却无能为力,因为埃及的沿海遭到了奥地利海军的劫掠,阿里不肯支援叙利亚战场。
再加上花厅御诏的效果十分显著,就如同林肯的《解放黑奴宣言》一般,短时间内奥斯曼军队就募集了大量的少数民族士兵。
最可怕的是底层民众的反抗,阿里的残暴统治早就让平民怨声载道,他们不停地组织游击队骚扰埃及军队的补给线,甚至还给英军以及奥斯曼军队传递情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