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出这些条件之前他就寻人做了一个调查。
容知青并没有太多接触厂里的机械设备,她待在厂房的时候大部分都只做了两件事。
一件就是带着自己的徒弟制作工具钳。
再有一件就是解答其他技术工的各种问题。
她和沈工不同,沈工是厂子里唯一的一个八级钳工,也是整个镇上等级最高的技术工。
在容知青解答问题的时候,沈工也是提问题的其中之一。
这让他不得不感叹。
大城市和小城市多少还是有一些区别。
他们这边还是太偏僻了,在首都或者是其他一些较大的城市,能学习到的知识和人才比小镇上多的多,所以他才决定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合同上列出的条件对比普通人来说十分不错。
但对比沈工这样的高级技术工,就不一定能看得上眼。
锻造厂再稀罕容知青也不可能把条件提高到超越高级技术工,毕竟高级技术工都是靠着自己一步一步提升上来,花费的可不是短短几年的时间。
真要一下子越过他们,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不过,侯厂长还是很诚恳的道:“我们厂子都特别诚心,就当是自家人,什么条件我们都可以慢慢说慢慢聊。”
容晓晓垂眸看了一眼桌上的合同书,并没有伸手去拿,而是举起三根手指头,说着:“我就只有三个条件,第一是时间,我最多每个星期来镇上一趟,你们可以派人去大队,这个时间也不能超过三天,同一批的人数也限定五人之内。”
她不会经常的跑来跑去,就算有自行车这一路也不会太轻松,来往的次数多了她对镇上也没什么好奇心。
说完放下一根手指头,“第二是待遇,你们给我的待遇我不会讨价还价,给我多少我拿多少,但是如果我需要锻造什么东西,在厂子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希望你们能提供我需要的材料,所锻造出来的物件也可以供锻造厂使用。”
她在说这个的时候甚至没有打开合同去看里面的待遇是多少。
毕竟容晓晓也没想过因为这份待遇就能发家致富。
想要发大财还是得等几年之后再说。
“可以可以,这两个条件都没问题。”
侯厂长连忙点头。
只要容知青愿意教,不管是在厂子里还是在大队都行。
其实在大队还更好操作一点。
这样也就没人说他们厂招聘知青为员工,能省很多麻烦。
人数虽然少了一点,但只要容知青一直待在大队,他们就能持续不断的运输学徒过去,请她替厂子里培养技术人才。
hr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