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帝等了很久,基本上等了大半年了,这胡老爷终于松口了,将自己知道的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胡老爷算是混血儿,他身上有一半北国的血统。
胡家祖先最早的发迹就是北国在扶持的,他们将北国的一些贵重的皮毛、药材等特产运到魏国、齐国赚钱差价。
然后又将魏国和齐国的特产运到其他国家去买。
因为有北国在后面扶持,因此胡家的货都是上等货,也就比皇宫的那些差一点点。
很快的胡家就聚拢了一大笔财富。
北国并没有掠夺胡家的财富,而是让他们去魏国安家,因为是大富商加上身份又是北国之前就安排好的,因此并没有什么阻碍。
这样的经商日子几乎整整进行了几十年,除了用来积累财富外,还用来洗清自家的身份背景。
等着几十年后,胡家才由‘商’转换成‘士’。
魏国虽然商业发达,但是正所谓民不跟管斗,像胡家这样由商转战士的家族有很多,有些成功了,然后成为了官宦之家,可是也有人失败了,后果可能是家族从此烟消云散,也可能是继续经商。
这个时间又经过了几十年,这么前后一来,竟然有一百多年的时间。
可见北国布得这个局有多大,当然效果也是挺给力的,等着胡家的子弟出仕后,整个魏国都没察觉到他们是北国的奸细。
不但如此,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混的不错,胡家可是送进宫了两位姑娘。
说道这里乱插一句:当时的宣德帝知道真相后,可是被吓出来了一身的冷汗。
若是这人是培养起来刺杀自己,那自己不就早就完蛋了!
哪个皇上不在意自己的生命,皇上这种生物比别人珍惜性命多了,为了自己的小命,可是大大小小里里外外里三层外三层的防卫。
也因为这事的发生,侍御史最近闲不下来了!
除了要顺着胡家这条线索往上摸瓜外,还要逐一的清查朝廷大臣的家世背景。
宣德帝可不相信北国就派了胡家这么一个奸细,这事搁在谁身上,也要多派几个才保险呀!
不得不说北国很阴险,据胡老爷交代,宣德帝即位后的几场对外战争也是因为他泄密了,然后北国策划的,要是宣德帝不能将那些小国给打爬下,下一次上场的就是北国自己了!
看着别人打仗争地盘,哪有自己挣地盘爽呀!
正文对策(防盗)宣德帝聪明,其他的国君也不傻,大国之间的沟通除了外交之外,恐怕彼此最熟悉的还是战争了吧!
大国之间的生存方式就是这样,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局面才导致了三国皇帝在军事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顺便再乱插人一句:虽然先帝在对于后宫的问题上没有处li好,但是在皇贵妃死后的十几年里,他还算是一个英明的帝王,不但经济发展好了,在军事上的布守也挺给力的,不然宣德帝也不会一上台来连续的内外征战,不但没有拖垮魏国,还几场都取得了胜利。
因为胡老爷说出来的事情太过于震撼了,因此宣德帝将这事告诉了自己的心腹,让他们拿出一个主意来。
事关一个国家生存的问题,容不得宣德帝不谨慎。
有了胡老爷招出来的东西,再结合宣德帝自己调查到的事情验证,很快的就掉起来了一条大鱼,甚至于这条大鱼大的有点让宣德帝吃惊,因此在会在宫宴上那样的失态。
什么大鱼呀!
手握二十万大军目前正在北疆镇守的振国大将军武威伯,你说这条鱼不大吗?不大,因为前面司空玲已经剧透了!
咳咳咳,大家因为剧透因此知道这事,但是宣德帝不知道呀!
要知道整个魏国的陆军都集中在北疆和东边。
北疆那里的兵力基本上就占了整个魏国陆军的三分之一,而且更加让人惊恐的是,虽然魏国和北国有接壤的地方。
但是并不多,因此镇守北疆的兵力是三分的。
振国大将军的手里直接掌握着十万大军,间接掌控着剩下的十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