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渐渐回笼,姜若睁开眼睛,第一次审视这个以他的算法为基础构建的宏大的世界。
当他看向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也发现了他。
底层代码运行起来,眼前的景象由模糊而清晰,最终勾勒出一座山的锋利的轮廓。
巍然的山峦合围之下,他像一只瑟瑟的蝼蚁。
而那山峦却是残缺的,他就站在缺口处。
仰望这样一座山的感觉无限近似于凝视深渊,带来一种危险的引力,让他想要走进去。
他听见山风的声音。
他看见一只鸟的剪影掠过天空。
他嗅到空气中的微腥味道。
怎么会那么像呢。
姜若在一瞬间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时间倒回二十年前,他昏昏沉沉地趴在孟叔的背上。
他们都很疲惫了,但却不能停下,因为不知道后面的人贩子什么时候追来。
然后他们看见了一座山,跟眼前这么相像的一座山,围而不合,有一个缺口。
那山峦其实远没有眼前这座的险峻,但在年幼的他的记忆里,对于穷途末路的他们,是一样的巍峨和不可逾越。
在他们就要绝望的时候,发现山脚下有一座孤儿院。
孟叔求院长把他藏在其他孩子中间。
小姜若并不完全理解他们面临的境地,但他知道什么是孤儿院。
小姜若说,“我不是孤儿。
我妈妈会来接我的。”
孟叔说,“对,她会来接你,所以你要在这里等她。”
那是过去一切的开始。
姜若没有问过院长背后的那座山叫什么。
也许根本没有名字。
对于无数大山里的孩子,由始至终,他们的生命里只有这么一座山,不需要有名字。
但此时今日,他知道眼前这座山的名字。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不周山。
从今往后的一切,从这里开始。
对大多数博士来说,论文答辩应该就是他们一生中最紧张的时刻,但在姜若眼里却实在只是小场面。
这一方面归因于他的自信,另一方面则要感谢他在不算太长的人生里经历了太多的跌宕。
总之他镇定自若地回答着问题,轻松得甚至有点儿犯困。
“姜若同学,众所周知,机器学习的概念早在本世纪初叶就已经广为人知了,你的进化算法到底突破在何处?”
“在我们把所有代码开源之前,任何vr体验店都提供不了能够让人完全无法分辨的虚拟现实。
究其原因,在于有限的算力永远无法模拟现实的无限细节。
然后我就想,无限的细节真的是有必要的吗?假设你走近一条河,离得很远的时候你只需要水声,走近点需要模糊的水流,再近点就需要在水里模拟几条鱼;等你抓了一条鱼我们才需要刻画这条鱼身上的鳞片,你把鱼剖开做菜,我们才会模拟它的内部结构;而只有你把鱼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的时候,我们才不得不把这条鱼的建模精确到每一个细胞。
我们不需要无限。
我们只需要足以欺骗人的感知的虚假的无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