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露天的炉灶里烧着的两大锅胶液顿时吸引了程映雪的注意,小姑娘像个误入了花丛的蝴蝶似的,四处叽喳惊叹着来回转悠。
“好大一盆鱼鳔!
这是我们刚泡发好的吗?”
“这怎么还泡着几只鹿角哇?”
“嚯!
这么多药材……我早前听人提起过,制墨镕胶要一两鱼鳔配上五枚巴豆仁——我们镕胶时难道不是只加巴豆仁的吗?”
“还有这些……这些药材都是做什么用的哇?胖先生。”
程映雪嘴皮子上下一碰,噼里啪啦便问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苏长泠听完她这堆话,只觉自己脑仁不住地一阵突突,反倒那胖墨工照旧能端着他那派慈善和蔼,慢条斯理地为小姑娘一一解答着她的疑惑:“鱼鳔是今早刚泡下来的,这时间还要多泡上一会。”
“那个鹿角是拿来熬鹿角胶的——除了常见的鱼鳔胶,东家有时也会用鹿角胶搜烟制墨,不过制作鹿角胶的成本太高,只有很少一批极品墨,才能用得上这个。”
“程姑娘,您说得没错,我们镕胶时的确是一两鱼鳔配上五枚巴豆仁,但这只是最基础胶的做法,除了巴豆,咱们有时还得添上海桐皮、梣(音‘沉’)树皮、苏木,黄连一类。”
“海桐皮和梣树皮都是加胶用的——这种树皮胶能增强鱼鳔胶的韧性,改良成品墨的品质。”
“苏木可以调节胶的色泽,避免成墨暗沉发灰——”
“至于黄连,这可延缓成胶腐败的时间——程姑娘,您猜猜,我们微‘镕胶’这一步取名时,为何要择一个‘镕’字?”
胖墨工含笑反问,程映雪拧着鞋尖稍作沉吟:“嗯……因为我们经常是需要把已经熬好、凝固了的胶,再掰下来重新加热融化?”
“除此之外,我也实在是想不到别的理由了。”
“哈哈,对,您说得没错。”
胖墨工哈哈大笑,“的确是因着我们时常需要重新加热已经熬好了的胶。”
“——毕竟熬胶是件麻烦事嘛,咱不可能每次制墨都要现熬出两盆子胶来,那指定得一次多熬一息,再依着熬胶时用到的原料将它们分门别类地放好存好,随用随取。”
“加上墨这东西,制好后头几年用来是不趁手的,怎么也得先放上个三年五载,才能取出来上砚。”
胖墨工眉眼噙笑:“那防腐自然也很重要啦。”
“所以,除了要制作药墨,咱们镕胶用药时添进去的药材,细论起来也就这三种用途——”
“一为增强胶性,令胶质变得更韧或是更黏;二为改变胶色,令成品墨色泽变得更为明亮,防止其发暗发灰或直接变色。”
“三嘛,则是防腐提香——防腐小人已与您说过了,提香则更好理解,鱼鳔胶和他们有些墨坊好用的牛骨胶、牛皮胶一类,闻起来实在让人有些不敢恭维,必要时增添些冰片、麝香,有利祛除异味。”
“——程姑娘,现在您没别的问题了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