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版本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这个版本是酒楼饭馆说书人最喜欢的版本。
当然个中详情更加缠绵悱恻,直教人闻之落泪伤怀。
而且自从向晚魂飞魄散之后,传闻她的身体几年不损,堪称奇迹。
折兰公子守着这具身体几年,这份痴情又着实让人动容。
当然也有不同意见的。
有人说,折兰公子已经魔障已经疯狂了。
他守着一具尸体也就罢了,这么些年,多少媒婆上门说亲,又个个败下阵来,皆因为他的特殊要求——若想进他折兰府的门,一生都得侍候那具躺着的尸体。
敢上门说亲的,哪一个不是大家闺秀?让一个大家闺秀天天去侍候一具尸体,莫说人家父母不乐意,即便当父母的铁了心攀这门亲事,那些个大家闺秀还未进门,早已软了腿吓得不行,寻死觅活去了。
这么些年过去,说亲的媒婆也渐渐放弃,折兰公子也不管外界传闻如何沸沸扬扬,依旧不改初衷,徒留世人一声叹息。
话说那从天而降落在小庙祭台上的女子,正是向晚。
命格老君提笔将向晚尘缘重续,又多此一举,按照命格簿中记载,将向晚送回了原籍。
此时向晚的身体,正是前一秒还躺在折兰勾玉床上的那具没有呼吸与心跳的尸体,被命格老君用以还魂,一瞬间移到了杏花村。
四年了,她的容貌一丝一毫都没有改变,好象时间不曾在她身上停留。
衣裙崭新而整洁,面容清丽干净,两道柳眉顺齐,嘴唇红润,两手指甲修剪得齐齐整整。
向晚天黑才醒。
彼时村民们已经壮了胆围着祭台将她打量了个遍,又一番激烈讨论,在徐长老的带领下,家家户户的拿了许多吃食贡在小庙,挨个的跪拜之后,见天色已晚,就都回家了。
向晚醒时,小庙里点了两支烛火,空无一人。
她已失去所有的记忆,起身并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只觉得肚子饿了,看到村民供奉的祭品,便取了些来吃。
她身上甚至还有几朵杏花,该是几个孩子摘下来放在她衣裙上的。
她出了小庙,天已全黑,就着烛火,在四处略微走动。
她并不惧黑,这里的一切让她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可是任凭她如何回想,结果脑中还是一片空白。
她看到庙北面墙上的那幅画像,伸手至前,想将烛火递近,看得更清。
不料手中的蜡烛油突然滴到她手上,她手一烫,蜡烛从手中滑下,掉在地上,瞬间熄灭。
二月十五,唯有天上月亮散发着淡淡清辉。
她抬头,仰脸望天苦思,终是想不起自己姓甚名什,究竟是什么身份。
玉陵城。
折兰府。
整个折兰府都是气氛紧张,初春天的,老管家不住擦额头冒出来的汗。
好端端地,少主不过出门一趟,回来发现房里的向晚小姐竟是凭空不见了。
少主的主院本就已经是禁地,再则府里府外侍卫无数,没有心跳没有呼吸的向晚小姐怎么会忽然不见?这么些年,老管家早已习惯,偶尔到少主房里汇报事情,看到向晚的尸体,也不再害怕。
在少主心里,向晚小姐一直从未离去,她就像是睡着一般,他一直等着她醒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