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郡主犯难了,微撇了撇嘴,似要哭出来:“都最喜欢。”
“乖晚晚,不哭不哭哈,祖父不问了!”
元熙帝看小孙女儿犯难,亦不再问,接着与谢繁对弈,并让谢斐带着孙女儿去外面走走。
小郡主开心地拉着谢斐的手向外走去。
小孩子的精力总归有限,一会儿小郡主就有些乏了,谢斐便抱着她回了殿内,交给了奶娘。
元熙帝看着谢斐抱着小孙女进来,若有所思。
几日后,谢府接到了元熙帝的赐婚诏书,是朝阳郡主与谢氏嫡长公子谢斐的。
这便是他们的年少初见,美好纯真,绕齿回甘。
朝阳公主
元熙三十二年四月,元熙帝驾崩,太子独孤豫登基,改元徽宁。
册封嫡妻王氏为皇后,良娣萧氏为德妃,良娣崔氏为淑妃,承训沈氏为珍嫔,嫡长子晋阳郡王独孤翊为太子,嫡长女朝阳郡主独孤令月为朝阳公主,崔氏所出常山郡王独孤拙为吴王,沈氏所出丹阳县主独孤雁回为巴陵公主。
先帝驾崩,最不好受的便是那些前朝重臣。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朝朝天子都杀人。
当了这么些年官,哪个不是人精?可纵使看的明白,又有多少人能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呢?做官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呀!
谢繁曾是当今的老师,教导过作为魏王的独孤豫。
可那个时候的他,从没有想过最后是魏王登基。
那时的魏王,虽是孝昭懿皇后的嫡子,可他前面还有四个嫡亲的兄长,论长幼,论才能皆轮不到魏王,故而他教授魏王时只教授一些为臣之道。
谢繁仔细回忆与当今仅有的两年师生生涯,觉得徽宁帝是一个有脾气的帝王,初时与他相处,只觉得性格偏软,可相处久了就知道这是一个十分受不得气的主,偏又十分能忍,颇有些“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的架势。
遇上这样的君主,这届大臣的日子估计不好过。
谢繁长叹口气,拿起笔来开始写奏表乞求告老还乡。
经过三请三拒后,谢繁终于可以带着嫡长孙谢斐回陈郡老家了。
徽宁帝见谢繁十分有眼力劲儿,遂加封其为陈国公,其子谢涟左迁尚书省右仆射。
经此事,又有些老臣告老还乡,有尚书令卢弘,有门下侍中杨川。
这样一来,朝廷三省六部就空了将近一小半的位置,当今做太子时的亲信渐渐占据这些位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