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康郡主再次打开来自于河源的信,愉悦欣赏一番,扔进火盆中。
她十三岁起立志要向杨氏复仇,经营三十余载,怎么可能只把注都押在三皇子这个蠢货身上。
*
皇帝正在大发雷霆,天水郡失守落入反王张匀之手。
东张匀西许广是当今天下最大的两股反朝廷势力。
张匀怜悯百姓,礼贤下士,且能征善战,在民间极有威望。
短短几年时间,已经聚集十五万兵马,占领河源三郡,自封明王。
不日前,张匀打出‘杨齐皇室无道,天下苦压杨齐久亦’的旗帜攻
打天水郡,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天水郡。
因为天水郡守将汪志达,他开城门投降了!
城门前劝降汪志达那一番话也长了翅膀一般飞遍大江南北,尤其中间这一段话:“……汪将军率全城将士为无道昏君拼死护城,可曾想过,当你们战死之后,家中孤儿寡母在这乱世以何自保。
想江氏勤王救驾抵御突厥何等功勋,仅剩下的唯一血脉都险些遭公主毒手,何况你们。
莫说将军就算拼尽最后一兵一卒都挡不住我十万大军入城,何来功勋庇佑家眷……”
这可真是相当响亮的一巴掌甩在皇帝脸上,比天水郡失守更让皇帝暴跳如雷:“我看他们就是故意唱双簧,汪志达这个叛徒早就暗中投了张匀,里应外合趁机动摇人心,朕一定要杀了他们,朕要御驾亲征河源,亲手砍下张匀那个逆贼的头颅。”
皇帝就像一头暴怒的牛,在大殿内狂躁踱步:“他不是号称十五万大军吗,朕就率五十万大军亲征,朕就不信收拾不了他一个毛头小子!”
比起西许广,东张匀出奇得年轻,不过二十出头,来历成迷,据说平民出身却文治武功不凡。
谢皇后沉声:“敢问陛下五十万大军从何而来?”
皇帝豁然转身,瞪视谢皇后:“难道我泱泱大齐还凑不出五十万大军了!”
谢皇后只问:“从哪儿凑?”
“朕让杨岭出兵十万,再让陆徵出兵十万,还有陆洲也能出兵十万,剩下二十万禁军,不就有五十万大军了。”
皇帝说的理所当然,杨岭乃临安王,也就是皇帝的侄儿,是皇族中最能征善战的一位,深受皇帝信赖,眼下正在带兵在外平定民乱。
“没了二十万禁军,都城的安危陛下打算如何安排,梁国公父子都驻守边关,万一外族闻讯进攻中原怎么办?还有五十万大军需要的粮草,陛下打算如何征集?”
谢皇后声平气和的一问接着一问,问得皇帝哑口无言,青筋暴跳。
东张匀西许广自立为王明火执仗与他分庭抗礼,他不是不想讨伐,而是内忧外患之下,没有能力讨伐。
皇帝胸口剧烈起伏:“那你说怎么办,不管他吗,任由他攻城掠地,改天打到都城来,抢了朕的皇位。”
“管是-->>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