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幅展现大年初一紫禁城盛大朝会的画卷。
满朝王公大臣,来自世界各地的使节,都守候在太和殿广场上,人们等待着典礼的开始。
然而,太和殿宝座上空空荡荡,皇帝在哪里呢?越过层层宫墙,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前朝大不相同的后宫。
在这里,皇子皇孙像宫外的孩子一样,热衷着放鞭炮的游戏。
在这里,皇后嫔妃像宫外的母亲一样,关爱着自己的孩子。
在这里,皇帝像宫外的父亲一样,享受着天伦之乐。
紫禁城以干清门为界,南面为前朝,北面后宫。
后宫由干清宫,坤宁宫,交泰殿以及东西各六宫组成,这里就是皇帝的家。
皇帝寝宫为干清宫,皇后为坤宁宫,干清宫与坤宁宫之间是交泰殿。
意味着“干为天,坤为地,天地交泰,阴阳和合”
。
紫禁城宫殿的文饰图案,到交泰殿佳氏福凝不像别的秀女似的,补充良妃的资料第一阶段,诸外藩蒙古中政治地位最高时期(1636年——1659年)。
从实际的意义上说,明朝建立后,元政权并没有灭亡,而是退居长城之外,可称为北元,林丹汗是北元的最后一个大汗。
额哲投降后将元朝历代皇帝的传国玉玺献给皇太极。
2在崇德元年,以额哲为首的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位领主,在盛京(今辽宁沈阳)举行大会,共尊皇太极为蒙古大汗,并奉上“博格达彻辰汗”
的尊号,整个漠南蒙古诸部都臣服于大清。
该年后金改国号为清,皇太极正式称帝。
皇太极非常高兴,不但封额哲为和硕亲王,3“爵秩最尊,位冠于扎萨克诸王之上,又不令其属民分离,仍旧管领。”
[3]而且将自己的亲生女儿4嫁给额哲亲王。
其后,满族中央政府一直对外藩察哈尔实行怀柔政策,外藩察哈尔也积极服从中央政府的调遣,在清初参加了松锦之役、出征北京及山东之役、山海关之役和顺治初年追击苏尼特部腾机思之役,与八旗兵一道冲锋陷阵,为清朝定鼎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
1641年(崇德六年正月),额哲亲王病逝,时年20岁,无嗣。
其异母弟阿布鼐年幼,由固伦公主摄政(1641-1648年),1645年(清顺治二年),固伦公主再嫁阿布鼐。
1648年(清顺治五年),阿布鼐袭爵为和硕亲王,成为外藩察哈尔第二任扎萨克(旗长),这一时期为外藩察哈尔与中央王朝亲和程度最高时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