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
万岁!
万万岁!”
看着高呼万岁的这些大臣们,献帝的眼角湿润了,忠臣啊!
这些都是大汉的忠臣!
“诸位爱卿平身。”
献花帝跑过去一一扶起大臣们。
董承在献帝扶起他时,那泪水立即就流了出来,哽咽道:“老臣终于看到了大汉中心的希望了!”
朱俊热泪盈眶道:“自董卓乱朝以来,我大汉风雨飘摇,如今拨乱反正,陛下雄才大略,我大汉朝庭将再现盛世景象!”
一时这间,这大殿之内一片称颂、赞叹、感叹之声,劫后余生的喜悦充斥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受大家的感染,献帝回想起登基以来走过的艰辛,嘴上不断道:“诸位爱卿均忠臣也!”
马腾站出身来道:“启奏陛下,如今长安初定,各地却仍是一片乱局,需眷应对才是。”
看着马腾,献帝对他还政之事很是感激,轻言道:“马爱卿所言甚是,不知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马腾的话终于也把人们的思想拉了回来,大家突然想到了大汉的现实问题。
现在解决的仅只是长安一地,各地的诸侯们仍然拥有很大的实力,不解决掉这些诸侯,这汉朝庭想中心的可能性就太小了。
赵岐站出来道:“陛下,各地割据一方的根源在于董卓和李榷之乱,如今陛下亲政,只需一纸招书,这天下可定矣。”
皇甫嵩有些担心道:“陛下,如今的大汉境内黄巾贼叛乱并未完全平息,还需靠各地平叛,为臣担心他们以此为借口拥兵自重。
最终尾大不掉。”
董承道:“如今陛下亲政,谁敢不听便是叛臣,当群起剿之。”
看着下面的大臣们议论朝庭,献帝这才发现天下并没有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心中就有些着急。
朱俊道:“陛下,为臣认为各地势力可区别对待,那荆州刘表、益州刘焉、并州刘备均汉室宗亲,是心存朝庭之人,一纸诏书就可收下,此均朝庭可靠之力;西凉之地有马、韩两位大人,也在陛下手中;如今情况不明的也就几个了,幽州公孙瓒南杀刘虞,此人大逆不道,目中已无朝庭;冀州袁绍曾有另立新君之意,此人当防范之;南阳太守袁术已表露出称帝的想法,这是大逆之人,应击之;徐州陶谦实力已弱,随时有灭亡的可能,交州士燮太远,已无大用,现在所剩的就是占据兖、青二州的刘功了,此人并没有表明态度,但观其一向所为,并无叛逆之象,可利用。”
听了朱俊的分析,大家纷纷点头,这朱俊分析的很对。
献帝也大点其头。
杨彪站出来道:“袁氏乃公卿世家,应该仍有忠君之心吧,我认为还是可以争取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