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年,记吃不记打,居然又开篇《铁血胭脂》,5555找虐的我,无药可救的我宋史献皇后及李宸妃传宋史列传献明肃刘皇后元脱脱章献明肃刘皇后,其先家太原,后徙益州,为华阳人。
祖延庆,在晋、汉间为右骁卫大将军;父通,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从征太原,道卒。
后,通穆崩,真宗欲立为皇后,大臣多以为不可,帝卒立之。
李宸妃生仁宗,后以为己子,与杨淑妃抚礼甚至。
后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
真宗退朝,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
宫围事有问,辄傅引故实以对。
天禧四年,帝久疾居宫中,事多决于后。
宰相上寇准密议奏请皇太子监国,以谋泄罢相,用丁谓代之。
既而,入内都知周怀政谋废后杀谓,复用准以辅太子。
客省使杨崇勋、内殿承制杨怀吉诣谓告,谓夜乘犊车,挟崇勋、怀吉造枢密使曹利用谋。
明日,诛怀政,贬准衡州司马。
于是诏皇太子开资善堂,引大臣决天下事,后裁制于内。
真宗崩,遗诏尊后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
谓等请太后御别殿,太后遣张景宗、雷允恭谕曰:“皇帝视事,当朝夕在侧,何须别御一殿?”
于是请帝与太后五日一御承明殿,帝位左,太后位右,垂帘决事。
议已定,太后忽出手书,奏,遇大事即召对辅臣。
其谋出于丁谓,非太后意也。
谓既贬,冯拯等三上奏,请如初议。
帝亦以为言,于是始同御承明殿。
百官表贺,太后哀恸。
有司请制令称“吾”
,以生日为长宁节,出入御大安辇,鸣鞭侍卫如乘舆。
令天下避太后父讳。
群臣上尊号曰应元崇德仁寿慈圣太后,御文德殿受册。
天圣五年正旦,太后御会庆殿。
群臣及契丹使者班廷中,帝再拜跪上寿。
是岁郊祀前,出手书谕百官,毋请加尊号。
礼成,帝率百官恭谢如元日。
七年冬至,天子又率百官上寿,范仲淹力言其非,不听。
九月,诏长宁节百官赐衣,天下赐宴,皆如乾元节。
明道元年冬至,复御文德殿。
有司陈黄麾仗,设宫架、登歌、二舞。
明年,帝亲耕籍田,太后亦谒太庙,乘玉辂,服祎衣、九龙花钗冠,斋于庙。
质明,服衮衣,十章,减宗彝、藻,去剑,冠仪天,前后垂珠翠十旒。
荐献七室,皇太妃亚献,皇后终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