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氏的安排对于许昕华和欣荣来说,都是个好消息,因为荣氏召开的记者会,规格肯定和欣荣不一样,国内外大型媒体都会请,欣荣也将搭着这班顺风车扬名海外了。
扬名海外后有什么好处,也许一天两天内看不出来,但是在国内,欣荣女装借着跨国财团的优势再上一个台阶是没问题的了。
许昕华当然没有推脱,她满口应了下来,甚至还难得八卦了一回,“报道上说你们有意把亚太区总部设在国内,该不会是真的吧?”
在许昕华看来,荣氏要和基金会联合举行记者会,多半是为了转移注意力。
为什么要转移注意力?当然是因为人家猜对了。
荣先生意味深长的看了许昕华一眼:“你看到报道了?”
许昕华点头,然后难掩期待的看向他,等着他的答案。
再过几年就要进入新世纪了,那才是国内经济飞腾,并且与国际接轨的大好时机,以大佬的眼力,他会选择在国内设立分区总部,许昕华并不意外,甚至对大佬更多了一层佩服。
可惜大佬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他只是微微一笑,姿态轻松的往椅背上一靠,语气随意的就像在说今天天气很好的道,“听说你们公司的设计师入围了英国设计大奖,好像在国内也是变美丽的第二天记者会,许昕华想着气势不能输,带上了许云云和琳达两个帮手去的荣氏。
今天的记者会是荣氏的主场,地址也就定在了他们公司。
虽然荣氏还没有把亚太总部设在这边,但人家的分公司也特别气派,面积跟欣荣的总部大楼差不多大,而荣氏这是在首都,他们公司附近就是市政府办公厅,拥有一栋几十层的办公大厦,许昕华就算上辈子对首都不算太熟悉,也知道这块地有多值钱。
关键是荣氏拿下这块地的时候相当于半买半送。
那个时候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政府为了完成外汇指标,招商的时候几乎是不计成本,据说荣氏这样级别跨国财团来国内考察,享受的是外宾级的待遇,专车接送,领导全程陪同。
最后,政府为了留住荣氏这个财团,究竟开出了什么条件,外人不得而知,反正过了年,荣氏大厦悄然动工,那段时间媒体跟打了鸡血似的,铺天盖地宣传,连有些关心国事的老百姓都跟着普天同庆,毕竟荣氏斥“巨资”
建这么高的办公楼,那就说明荣氏未来还会在国内加大投资,咱们可以继续赚外国人的钱啊,能不高兴吗!
不过最近几年,首都老百姓依然津津乐道着荣氏大厦,但已经从赞美政府变成了称赞荣氏,因为短短几年,荣氏大厦那边的房价已经翻了几十上百倍,成了全首都房价最高的区块之一,并且房价还在继续攀升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