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陈劭终是落下手中黑子,微有些凉的语声,亦嵌在这玉石相击声中:“太妃娘娘的样貌,与你的祖母,颇有几分相似。”
陈滢霍然抬头。
“是不是有点儿可笑?”
陈劭唇角微扯,扯出一个自嘲的笑:“就为了这个可笑的因由,我便加入了风骨会,且还是以十二岁的稚龄。”
他摇摇头,似是连他自己亦觉出当年冒撞,低笑道:“太妃娘娘也是古怪。
才见了我头一面,不由分说,上来就拉我入会,还替我列了一张书单,叮嘱我照着这书单的书去读,待读透了,就能明白她的用意。”
陈滢目中的惊讶,至此已转作了然。
吴太妃与陈劭可是整整见了六世,而他为人为臣的态度,想来太妃娘娘是很欣赏的,否则也不会初次谋面,就把人拉进会中。
“那么,您明白太妃娘娘的用意了么?”
陈滢瞬也不瞬地看着陈劭。
陈劭此时却未在看她,仍旧盯着棋盘。
不过,他的回答却来得很快,快到仿佛他料定会有人这样问,于是一早便想明了答案。
“初时,为父尚有些混沌,虽照着书单读了所有的书,却仍旧不明不白地。
只是……”
他苦笑,神情间难得地有了一丝尴尬:“彼时为父也才只十二岁,涉世太浅,心中又实在思念亡母,糊里糊涂地便入了会,且一直对太妃娘娘的话言听计从,心底里实是视太妃娘娘如母,敬爱有加。
而这一晃,便是十来年。”
“这个过程中,您就不曾产生过怀疑么?”
陈滢问,复又添一句解释:“风骨会的会旨,可是挺离经叛道的。”
“年少气盛,哪管得这许多?”
陈劭以一语概括,自瓷盅里拣了两枚黑子,慢慢把玩着:“彼时我对这会旨是信之又信的。
太妃娘娘命我接近太子殿下,暗中考察其为人,我竟也一并照做了。
如今想来,真是个楞头青。”
难得他如此评判自己,且还评价得如此之低,陈滢一时间倒不知该如何接话。
陈劭却是因了话已说开,反倒坦然起来,也不必人问,顾自又道:“这其间种种,不必细说。
直到那年我奉命前往宁夏,结果被人打伤,落水失忆,八年后归家之,许是人到中年之故,那时我忽然便觉得,风骨会之宗旨,虚妄得可笑。”
他叹了口气,展平衣袖,离案而起,复又回望陈滢,一字一顿地道:“为父……很是恼火。”
陈滢静静地看着他,并不接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