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里把参赛代表队的衣服发下来,印着国旗,一大片红,一大片黄,球衣是无袖的,也是一片红色,表示吉兆,但愿是真的吉利。
海风把球衣捧在手里摸索着上面的国旗,好像当时刚上国家队那样,满心是为国争光的壮志凌云。
而乔云想的却是02年在福州,汤指导问他们,目标几年内拿奥运冠军。
02到08,恰好六年,容得下很多事,下一个六年,2014,是远到乔云连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汤指导老了,乔云也会,不知道到那时候是不是还会有人记得自己。
他总是有些不合时宜的多愁善感,来得快,去得也快。
这不,才刚感慨上,尤涛一声令下,他又成了爽朗厉害的国羽队长。
最后一个星期,尤涛安排全队到工业大学的体育馆做适应性训练。
乔云海风到场的时候,边上已经零零落落站着些记者,端着摄像机,握着录音笔。
乔云一看见他们只能想到“奥运健儿全力备战”
的新闻标题,满是官腔。
适应性训练,虽说是训练,但对国家队队员而言,都是真枪实弹的比赛,一点马虎不得。
乔云海风是把这对抗赛当成决赛打的,每一球落下挑起都凝结了这几个月的苦练,两个人打得专注,精力集中在小小的白色羽球上。
羽球跟着风云的拍子起起落落,小小的白点看得周围的志愿者和大学生目不暇接,只见它在绿色方块里四处弹射,快得像长了一张虚网,志愿者大多没实地见过这样的场面,此番近在眼前,忍不住就要把掌声送上。
局促的体育馆里转眼人渐渐聚得多了,一下点燃了乔云的人来疯,打得更带劲,重重一挥,球拍线都断了,还是有点意犹未尽。
果然,比赛才是最好的解压。
这一场球打完,乔云被汗得跟水里捞起来似的,赶忙脱了上衣,从球包里拿出替换的,海风在一旁擦汗喝水,两个人各干各的,连话都不说,但却又是一起收拾干净,一起离开球场,还是不说话。
记者在门口拦住他俩,如乔云预期地问了几个备战奥运的官方问题,无非是准备的如何,有没有信心,官方的问题,就用官方的回答。
乔云猜这个记者是刚入职的小菜鸟,因为她一开口说话就止不住脸红,怕是老油条懒得大夏天的跑采访,就干脆推给小姑娘。
小姑娘看样子不太懂球,问来问去也就是些最寻常的问题,乔云海风怎么攻怎么守,她一概不知,只是脸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