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就嫁吧,反正爹娘也不待见她,在哪儿混日子不是混呢。
见她这副模样,宋茂儿很是心疼,一瞬间哭成了泪人。
“姐,你别看我小,其实我什么都懂,爹娘不喜欢我们,因为我们是丫头。”
宋茂儿抽抽噎噎,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你嫁人是好事,在他们眼里,闺女是外人,媳妇是家人。
姐,你成亲后就有自己的家人了。”
这话听得宋葳蕤心头一酸,大概是同病相怜,所以更能共情对方。
宋萋萋从小养在大伯母膝下,大伯一家从不亏待她,只当是自家的幺女养着。
真正相伴着走过一路风雨,携手共患难的是宋葳蕤和宋茂儿两姐妹。
九岁的茂儿,从会走路起就屁颠屁颠地跟在大姐身后,一家只有她们两个讨人嫌。
在宋茂儿看来,宋葳蕤出嫁后会有自己的家人,而她宋茂儿上有重男轻女的父母,下有两个受宠的弟弟,一家五口,只有她是讨人嫌的那个,自己成了唯一一个没有家人的人了。
宋葳蕤捧着宋茂儿泪哒哒的小脸,柔声哄道:“茂儿,大姐以后要挣好多好多的钱,供你去读书好不好?”
宋茂儿慢慢止住抽泣,面上羞怯,“大姐会挣钱吗?等你挣到好多钱,我想吃肉,每天都吃肉。”
宋葳蕤笑着戳茂儿的脑门儿,“大姐要努力挣钱,让我们茂儿能读书吃肉。”
宋茂儿撅着小嘴,皱起脑门,一脸苦思的模样,支支吾吾的说:“大姐,茂儿也要读书吗?女子为啥要读书呢?”
“读书可以增长见识呀,男人女人都是人,男人可以读书,女人为什么不行?”
宋茂儿怯懦懦的,小手挠了挠头,“咱们村里从没有哪家姑娘读过书的,我……行吗?”
“怎么不行?想成为名士大家要看天赋,学些基础的靠勤勉就够了。
只要你想,就一定能行。”
宋葳蕤捋着宋茂儿鬓边的碎发,“读书可以让你有更多的选择,大姐希望茂儿能自己的事自己做主,不要受人摆布。”
宋茂儿懵懵懂懂的点头,她的大姐与寻常女子不同,寻常女子爱织布纳鞋底,她家大姐爱跟她讲奇奇怪怪的大道理,不过她能感觉到大姐是为她好。
到了饭点,宋长禧扛着锄头回来了。
一家人的晚饭是稀粥,配着泡制的芋荷做小菜。
宋葳蕤搛起一块芋荷碰到嘴边,又懒懒地放下,还是没有胃口。
吃饭时,宋长禧又提了宋葳蕤和梁三的婚事,他叮嘱雷氏:“明日议亲记得谈好的条件,一头猪,二十只鸡,分文不能少。”
他宋家养了十几年的姑娘,当然不能白白便宜了梁家,宋长禧觉得梁家想要他闺女给梁家生儿育女,那么理所应当要给宋家相应的补偿。
那葛氏是个寡妇,他嫌晦气,不想去见。
雷氏一听,脸上都笑开了花。
能不高兴吗,把宋葳蕤嫁到梁家,且不说能省下两石大米,往后家里还少了一张吃饭的嘴。
雷氏想再生个小儿子,大女儿嫁出去了,小儿子的口粮不就省出来了嘛。
还能跟梁家要一头猪和二十只鸡,将近二两银子呢,差不多是宋家一年的稻谷收入。
这笔生意,雷氏越想越觉得划算。
爹娘的如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根本没把自己女儿当人看,拿她换猪和鸡,这是要以物易物。
宋葳蕤低头默不作声,扯了扯嘴角勉强挤出一个笑脸,心里不似从前那般钝痛,大约看透了爹娘的嘴脸,心就麻木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