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中小
“缺钱,特别特别的缺钱。”
李横渠说道。
“而做到这点的最直接办法就是财政转型,由土地税转变为商业税。”
“要把饼做大!”
朱由检陷入沉思。
divclass="
ntentadv"
divid=&ot;txtid&ot;
“是的,所以你知道如何将饼做大吗?”
李横渠期待他能说出答案。
龙九思索片刻:“因为朝廷的税收重心并不在商税上?”
“那假如,我是说假如啊,崇祯皇帝真的移驾到了南京,您觉得他还能挽救大明的江山吗?”
“其实大明的商贸往来还是很发达的,如今国际贸易中的四大商品:香料、丝绸、瓷器和茶叶,大明就占了三。
李横渠笑道:“说的没错,确实是发展商业,但又不仅仅是发展商业。”
“应该说朝廷很重视,朝廷为征收商税设定了很多复杂的税收制度,比如住税和过税。”
如果不承认的话,那自己的这十七年在干嘛?
李横渠见他沉默,淡淡道:
“如果崇祯皇帝真的像你所说的,在南京肃清吏治,惩制奸佞,那么又会陷入与大臣们的无尽扯皮中,他在北京的那十七年还是会在南京上演。”
“北京陷落,罪在奸臣,崇祯皇帝若是移驾南京,首先便是肃清吏治,惩制奸佞,待朝野清明,便可整军待发,收复失地。
“
“但朝廷依旧收不上税,因为官员权贵们不需要纳税,而那些巨商大户们或依附他们,或与他们勾结,抵抗政府的征收。
“不过。”
李横渠补充道:
“那这跟李自成又有何区别?”
·······朱由检一下被噎住,如果承认自己在位期间是这么做的,可是大明还是灭亡了,这说明自己的这个措施是没有效果的。
朱由检有些不平:
“要知道土地和人口都是有限的,这些都属于存量资源,存量资源的天花板太容易触碰到了,无论朝廷怎么变法改革,都不可能变出花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