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urice/莫里斯

Edward Morgan Forster/翻译:文洁若/著

2024-06-03

书籍简介

电影《莫里斯的情人》原著小说,以主人公莫利斯的少年时代开始,描写他如何在剑桥大学与同学克莱夫偶遇并相爱。克莱夫后来抛弃了莫利斯,与一位门当户对但毫无生气的女子结婚,走上了仕途。莫利斯被推向了痛苦的深渊,而宗教也并没能给他任何启示。他各处求医,希望能成为“正常”人,但这一切只加深了他的痛苦。克莱夫家庄园的守猎人艾列克爱上了莫利斯,在一个寂静之夜爬入了莫利斯的房间。最后两人放弃了各自的前程,奔向绿林,永不分离。

首章试读

《莫里斯》作者: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翻译:文洁若爱德华摩根福斯特(edward an forster ,1879~1970)是 本世纪英国著名的作家,其作品包括六部小说,两集短篇小说集,几部传记和一些评论文章。他的长篇小说几乎都是反映英国中上层阶级的精神贫困,在每部作品中主人公都试图通过挣脱社会与习俗的约束来求得个人解放。福斯特的作品语风清新淡雅,虽然人物的个性很容易被把握,但命运安排往往令人不可预测却又铺叙自然。八十年代以来《印度之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天使不敢驻足的地方》、《莫里斯》和《霍华德庄园》都被成功地搬上银幕,使福斯特的作品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流传。1 虽然这些作品反映的都是二十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状况,但其间表达的自由、平等与人道的精神对正在走入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仍有实际的借鉴意义。福斯特出身于伦敦的一位建筑师家庭,父亲早亡。少年时就读肯特郡唐布利奇学校的不尽愉快的经历促成了他对英国中上层社会的反感。1897 年福斯特入学剑桥大学,加入了门徒社(the apostle ),结识了后来成为经济学家的约翰 〃凯恩斯(john aynard keynes )和著名学者列顿 〃斯特拉奇(lytton strachey )等人。门徒社成员推崇哲学家托马斯 〃莫尔(thoas oore )的关于摈弃旧体制、创立新伦理的思想。福斯特的关于个性自由的人文理念开始形成。在此期间,他爱上了同班同学 h o redith 。redith 后来成为小说《莫利斯》(aurice ,又译《墨利斯的情人》)的主人公之一克莱夫的原形。门徒社的成员毕业后大多活跃在知识界,并组成了 “布鲁斯布里集团” (the bloosbury group),代表着当时英国思想界的进步力量。福斯特大学毕业后去意大利和希腊旅行,陶醉于那里的异族文化,更加深了他对英国僵硬的社会秩序的不满。1905 年他发表了第一部 小说《天使不敢驻足的地方》(where anls fear totread),描写一位英国贵妇与一位意大利平民结合后两家对此的不同感受。略解福斯特心境的读者不难看出作者的影子。小说的主人公...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