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 官渡之战拉开帷幕。 曹军大营内。 此刻七万将士严阵以待,与袁绍的七十万大军遥遥相对。 营帐连绵,旌旗猎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中军大帐内,气氛凝重。 曹操坐在主位上,面色阴沉,目光如炬。 帐下一众谋士分列两侧,个个眉头紧锁,显然正在为粮草一事忧心。 “粮草短缺,军心不稳,诸位可有良策?”曹操沉声问道。 程昱上前一步,神色凝重拱手开口:“丞相!眼下正值春耕时节,粮草调集困难,依在下拙见! 不妨暂且退兵,待我军秋收后再战。” 曹操冷哼一声道:“退兵?如今袁绍七十万大军压境,岂容我等退却?若退!军心必溃!” 众人默然,帐内一片沉寂。 曹操忍不住将目光落在荀彧身上。 旋即开口问道:“文若!你可有何良策!” 荀彧先前一直不语。 见到主公提及自己的名字。 荀彧缓缓上前一步,站在众人面前沉声开口:“丞相,如今若是退兵的话,恐怕会动摇军心,丞相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先稳住军心,然后再议良策。” 曹操闻言眼前一亮,脑海当中顿时就有了一个主意。 军中缺粮是事实。 若是想要稳住军心,则需要有人出来背锅。 可要找谁来背锅。 骤然间曹操眼前一亮想到了运粮主薄。 何不如将军中缺粮一事之锅盖在此人身上。 将其杀之! 稳住军心! 曹操挥了挥手,对着面前虎卫开口:“召运粮主薄前来议事!” ……………………………… 此刻曹营上下都是紧张的气氛。 运粮主薄的军帐内却飘出一阵浓郁的烤肉香气。 诸葛明盘腿坐在帐中,手持一根木签,慢悠悠地翻转着架在火堆上的鹿肉。 火光映照在他的脸上,勾勒出他俊秀的轮廓。 他不过弱冠之年,眉目清朗,身形挺拔。 虽穿着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