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年间。 京城外,亨通酒楼内人声鼎沸,宾客们喧闹的笑语声和杯盏相碰的清脆声响交织在一起。 酒楼一雅间内,围坐了七人。 为首的是一位四十几岁男人,身着灰色长衫,头戴六合帽,虽相貌平平,可眼神深邃坚定,身姿挺拔,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种难以掩饰的庄严威风。 身边围坐着六个精神抖擞的小伙儿,皆是十七八岁的年纪。 菜过五味,酒过三巡,正到高兴处,听得外面小二高声报:“各位爷,小的有事要请各位爷示下!” “进来吧!”为首的黄老爷应声。 小二进门来,微弯着身子,未开口,先把谄媚的笑堆了满脸问:“各位客官,吃得可好?” “还好!你有什么事要报啊?”黄老爷垂着眼皮,漫不经心。 “这些日子,我们酒楼里来了一对父女,唱得几首小曲,甚得这里爷们的喜欢。不知道几位爷是否有雅兴,也听上几曲?” “噢?没想到这里还有这个。”黄老爷一听倒是欢喜,眼皮往上抬了抬。 此时,门外小女子清脆悦耳的一声传进来。“几位爷,就让小女子侍候几段小曲儿吧!” “嗯!听这小嗓子,亮堂,不错!”黄老爷转头向门外看了看。 门外站着一老一少二人,老的弯着身子,垂着头,看不到模样,只看到一头的灰白头发,手里拿着把琴。 小女子正当华年,二八年纪,一套水绿色的衣衫更衬出她一股子水灵秀气劲儿来。 特别是一双如水一般的眼睛,让人一见就知她是个灵气姑娘。 “好吧!进来吧!”黄老爷满意,点头招呼。 “是!”小女子娇媚地应了一声,低头进门。 老人也亦步亦趋跟了进来,一直垂着脑袋。 小二一见,知趣地含笑退出去。 “小女子柳灵儿,不知各位爷想听什么曲儿?”柳灵儿扶老人在离饭桌几步远的椅子上坐定,转身来询问黄老爷。 “你就随便选个拿手的曲儿吧!”黄老爷应。 “那灵儿就侍候各位爷一曲《陌上桑》吧!” 柳灵儿说话似莺哥儿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