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看官。” “今日贺封家军大破匈奴,讲一出封小将军单枪破万军应应景。” 茶楼说书人醒木一拍,台下喝茶的看官们顿时安静。 “诸位可曾听说过封大将军碧血洒山河的话本?” 看官们自是知晓封大将军的戎马半生,为君开国。 “听过!” 说书人见各位捧场,立刻引入正文:“这封小将军便是大将军的儿子,封家唯一的嫡子。有其父必有其子啊,封小将军自小习武,十三随父戍边,十五熟读兵书万卷,十六习得武艺十八般。” 看官中有兴致高涨者拍桌而起,大吼一声:“生子当如此!” 满堂哄笑。 “近些年我们大辛边境常有匈奴侵扰,他们掠妇孺、抢民粮,无恶不作,这些种种皆看在封家军眼里。” “封小将军羽翼丰满,早就耐不住手中的枪,那日夜黑风高,他单枪匹马,趁敌营歇息,在百步之外,箭上燃火,直入敌营。” “枪扫一片,火光扑天……” 茶馆外铜锣声铺天盖地,马蹄声渐近,呐喊声不绝入耳。 看官们的心早已飘在馆外,时不时转头看窗外情况,今日可是封家军班师回朝的大好日子! “传说这封小将军长得丰神俊朗,仪表堂堂……”说书人如此一说,更勾起看官们想要一览英豪的心。 有胆大的姑娘起身问道:“有多好看,能好看过当今探花郎吗?” 馆外欢呼声扬起,说书人趁机摸摸胡须,故弄玄虚,大手一挥,指向馆外:“预知如何,且看馆外。” 看官们一听,纷纷涌出茶馆,外面长街两边围满百姓,朝京城大门方向望去,只见遥遥车马来。 领头骑着高大骏马的少年郎,身着赤红窄袖骑装,镂空雕花金冠束着墨发,纵马而来,衣角翻飞在京都十里长街里。 人马走近,百姓们清晰地见到封小将军,真如传闻中所说的“丰神俊朗,仪表堂堂”。 少年郎剑眉星目,眼中意气风发,昂然端坐在汗血宝马之上,如长于烈日的雄鹰,更似热涌的狂风。 十八九岁正是他意气奋发少年得志的时候,轻狂肆意。若忽视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