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我们在戏里常常看到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强盗。很多人不甚了解强盗,却喜欢谈论他们,以致弄得这些强盗在我们眼里面目全非了。总的可以这么说,这些强盗是反对意大利中世纪那些共和国之后的暴虐政权的。 &esp;&esp;新的专制者一般出身于灭亡了的共和国的巨富豪门。为了诱惑下层百姓,他们在城里兴建宏伟的教堂,并饰以漂亮的油画。如拉文纳的包浪底尼家族、发恩扎的蒙飞底家族、易母拉的利阿里家族、维洛纳的卡纳家族、波伦亚的澎底瓦里家族、米兰的威贡绶带成了人人追求的东西。 &esp;&esp;而在意大利,一个男人可以凭各方面的成就出人头地,无论是善使长剑,还是从古老的手稿里有所发现,如当时的偶像彼特拉克,都会受人重视。十六世纪的女人爱一个通晓希腊文的博士,同样或胜过爱一个有名的武夫。由此可见,她们注重感情,不习惯那种媚气。这就是意大利和法国的巨大差别。为什么意大利产生了拉斐尔、乔尔乔涅、提香、柯莱吉等艺术大师,法国十六世纪出的却是一些英勇的统帅(他们当时杀敌不少,现在却已无人知晓),平原因盖在于此。 &esp;&esp;请恕我道出这些严酷事实。总之,中世纪意大利的小暴君这种必然的残忍报复,反使老百姓对强盗有了好感。强盗盗马、偷小麦和金钱,一句话,偷他们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的时候,人民恨强盗。可是民众的心还是向着他们的。村里的姑娘看不上别人,专挑被逼进绿林,投奔强盗,参与过几次危险行动的小伙子。 &esp;&esp;当今之世,大家肯定害怕遇到强盗。但之所以容忍这些罪人,而且都同情他们,是因为这个民族的人很精明、很诙谐,对主子审查过的出版物,一概抱以嘲笑的态度。他们习惯读的是热情描述著名强盗生活的小诗。在这些历史书籍中,他们体验到的英雄感情,引起了下层民众在艺术上的共鸣。另外,他们厌恶官方对某些人的颂词,而一切民间的艺术能直达他们的心灵。要知道意大利下层人民忍受的一些苦难,外国游客是绝对体会不到的,哪怕你住上十年也不行。比如十五年前,强盗没有被政府镇压时,他们便惩治为非作歹的小城市统治者,这种事情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