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熙元年时的大宋京城——汴梁,已经从历经五代十国战乱的满目疮痍中慢慢恢复过来。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大宋王朝至今,短短不到三十年的光景,京都汴梁已拥有近三十多万人口之众。天子脚下,汴京繁华,久盼太平的人们纷纷涌入这里讨生活。宋太宗乃大宋第二个皇帝,定年号为雍熙,取其天下平和,四海兴旺之意。 “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京都汴梁漕运发达,交通便利。隋唐时期修建的大运河共分为四段,分别为广通渠、通济渠、永济渠和江南运河。通济渠这一段途经京城汴梁,故又称为汴河。烟波浩瀚的汴河之上,一年里舟船不断,往来如织。汴河两边的堤坝,是隋炀帝时期修建的,故称隋堤。十里隋堤,柳色如烟,叠翠成行;构成了一副风情万种,美轮美奂的烟柳画卷,这个景致,乃汴梁城着名的八景之一,唤作“隋堤烟柳”。唐朝诗人白居易有诗《隋堤柳》云:“西至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赞美的便是隋堤烟柳的景色。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此时,绿草如茵的隋堤上却传来阵阵冲杀之声,“冲啊,杀啊,元帅有令,这次务必活捉了那个辽兵首领.......”几个身穿戎装的少年手持各种武器正在围攻几个辽兵。眼见得那几个辽兵寡不敌众,溃不成军,只得束手就擒。为首的少年押着辽兵走到帅帐之外高声禀报:“启禀元帅,辽兵已在我军围攻下溃不成军,此战我军大获全胜,先锋官王继忠正在全力追歼残敌。”“哈哈,好呀,张耆,此战你功不可没,量那几个散兵游勇也成不了什么气候,传我帅令,即刻鸣金收兵。”“是,元帅有令,鸣金收兵了。”一个年约十五六岁的锦衣公子走出帅帐,但见他身材修长,面若冠玉,此时他负手而立,面带喜色,更显得气度不凡。听到鸣金收兵之令,那几个被俘虏的辽兵一跃从地上爬起同那几个宋兵一起收拾起散落在草地上的武器和盔甲。一个辽兵抬头看了看锦衣公子说:“王爷,下次该轮到我扮演宋军先锋官了吧,这我都连着三次扮辽兵战俘了,总不能一直扮俘虏吧?”锦衣公子听了哈哈一笑:“钱惟演,你扮辽兵还委屈了?也罢,下次让你扮宋军将领,也俘虏张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