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宜城,天近暮色。 会轩茶楼里,苏晚正急得团团转,瞧着今日表演评弹的人手出了事,一会儿如何才好。 暑假正是人多的时候,有些人专门慕名而来听评弹。 阮宜棠刚下楼便被她小声叫住,“棠棠你今天要不晚些回去,小栀手受伤了,你要不顶一下场。” 她站在楼梯下蓦然回头,茶客望了过去,顿时一楼内窃窃私语起来。 阮宜棠着了一身黛青色绣着文竹的苏绣旗袍,勾勒出曼妙的身姿,肤色白皙,明眸善睐,五官温婉可人。 苏晚以为她不会答应,因为她向来一天只有一场专场。 “苏姨等我准备下。”她说完转身便向后庭而去。 苏晚才松口气连忙叫人招待茶客上茶,一边去看看四周情况。 到了表演评弹的时间,众人才发现台上的人不是魏栀,是另外的人。 茶客的座位都落在最中间位置,脚下四周流水潺潺,引用的是附近山上的泉水。 茶香弥漫,流水潺潺,再加上恰到好处的光线,不由得引人沉醉。 阮宜棠怀抱琵琶坐在台上,起来向众人行了一礼,“今天由我来给大家弹奏,请大家见谅。” 众人一听也没多大意见,只是觉得赚了,其中很多人都没赶得上她的专场。 耳边瞬时响起婉转的唱词: 青砖伴瓦漆, 白马踏新泥, 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 屋檐洒雨滴,炊烟袅袅起,蹉跎辗转宛然的你在哪里…… 苏晚看着台上的阮宜棠默默地走到今天,总算长大了。 女孩怀抱琵琶,戴着面纱,一双杏眸流转,淡而悠长,细眉生动,宛若一幅宁静的山水画。 十年前曾经也有一个女子如同这样,是阮宜棠祖母阮卿词,也是她一手创立了宜城的第一座评弹小馆。 后来阮卿词一生未嫁,收养了阮宜棠这个孙女,十年后病逝,阮宜棠便被宜城温家老太太收养在膝下。 会轩茶楼也是靠着温家撑到了今日度过了危机。 二十二岁这一年,阮宜棠一手评弹名动大江南北,许多人慕名而来,都会尊称一声“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