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开局做了鬼子翻译官

百里西关/著

2025-01-19

书籍简介

关于谍战:开局做了鬼子翻译官:开局做了日军翻译官,刘冬阳在敌营中斗智斗勇,步步惊心。同时还面对汉奸、叛徒的威胁,时时暗藏杀机。却总能化险为夷,为我方获取重要情报。

首章试读

1938年秋。 虽然曾经被战火蹂躏,如今大半年过去了,海城逐渐恢复了过来,甚至出现了暂时的繁荣。各行各业,生意如常。灯红酒绿,夜夜笙歌。 海城公共租界迈亘路。 这是一条比较偏僻的小街,街道两边都是老式木结构的房子,有高有低,错落不齐。东边房屋的后面,紧邻苏州河。 这条街上,有几家茶楼,虽然街道不长,但因茶楼后面楼上楼下都可以观河景,正是茶客们喜欢的谈天说地、品茗会友的绝佳之所。 其间也有一些院落,从大门望去,里面庭院深深,花木曲径,却不见什么人,只有门口有一、两个小厮,负责把守。也不知是谁的私宅,还是什么别院。 此时已是下午,阳光照在苏州河面,映出粼粼波光。虽已入秋,气候依然炎热。街上行人如常,有出入茶楼的,也有无聊闲逛的。偶有黄包车夫拉着车,一路奔跑而过。 在迈亘路西北方向不远处的街道上,一个身着浅灰色春秋西服,头戴礼帽,脚穿一双铮亮的三接头皮鞋、戴着时尚墨镜的年轻人,坐着一辆黄包车,由远及近,正朝迈亘路赶来。 本来还在挥汗奔跑的黄包车夫,听得身后客人叫了一声: “师傅,大热天的,不用跑那么快。” 他放缓了脚步,没有回头。作为一名车夫,在这么大热的天气,谁不想跑慢点,优哉游哉?但他想早些跑到目的地,送完这个客人,还可以在茶楼那里,接下个单的生意,多跑一趟,能多挣些钱,下苦力之人,得靠这黄包车养家糊口。 而车上的年轻客人,似乎并不着急,坐在车上不动,也感觉闷热。他手拿一把折叠纸扇,不时扇几下。 “师傅,停车,我就在这里下。”年轻人轻声叫道。 “不是去庆祥茶楼吗?还在前面,没到呢。”黄包车夫有点不解。 但随后他就闭了嘴,客人怎么要求,他们就怎么做,他多余的问话,注定得不到答复。 黄包车夫把车停下,黄包车向前倾斜,车上的年轻人,从黄包车上下来,年轻人取下墨镜,塞给黄包车夫两个铜板,道了声谢。 看着黄包车夫继续朝前而去,迈亘路的茶楼,也许会有人要坐...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