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的绿洲

伊朵/著

2024-08-11

书籍简介

20世纪80年代,位于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阿克苏市饱受沙尘暴侵扰,距离城区仅有五公里的戈壁荒原柯柯牙正是风沙策源地。阿克苏各族人民为了守卫家园,也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在没有专项资金,没有大型设备,没有可借鉴模式的艰难情况下,启动了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林业专家林盛华响应号召,带领家人林建新、黄玉兰、李家保、林青...

首章试读

1985年3月初。 早春时节,冬雪渐融。 对于地处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阿克苏市来说,这却不是什么好消息。 一年之中,阿克苏人最“恨”的季节——春天,悄然而至。 藏在冰雪之下,猫了一冬的风沙再次活跃起来,阿克苏市区笼罩在一片浮尘之中。 天空灰蒙蒙的,太阳的轮廓不甚明朗,模糊了时间的变化。倒春寒也来跟着凑热闹,寒风伴随着沙尘,妄图吞噬人类的家园。 傍晚时分,位于“卡坡”边上的农一师客运站外,旅客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小商贩的吆喝声,旅店、饭馆的揽客声不绝于耳,即便是浮尘天,也依旧十分热闹。 前不久,中央出台1号文件,颁布了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如今的阿克苏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今年,全国人民欢度了历史上“最晚的春节”,春运高峰期也跟着延续到了三月。 林盛华艰难地穿过拥挤的人群,挤到出站口附近,顶着寒风,隔着栅栏,焦急地朝客运站内张望。 他是个身材高瘦,麦色皮肤的中年人,身穿一件深色呢子大衣,手中举着一张用废纸壳制作的简易接站牌,上面用毛笔沾了墨汁,写着“李家保”三个大字。 今天上午,林盛华收到了一封电报,这才得知原本在山东老家务农的侄子李家保,初五刚过,就收拾行李,离开家乡,挤上了开往乌鲁木齐的火车,打算来新疆投奔他,在阿克苏谋一份工作,算算时间,今天下午就能到达。 从山东到乌鲁木齐,三千多公里,坐火车需要花费三天时间。从乌鲁木齐到阿克苏,又是一千多公里路程,而此时的阿克苏还没有通火车,每天只有两班长途汽车来回往返,汽车一路上翻越天山、穿越戈壁,又要再花费整整两天,才能到达最终目的地——阿克苏市。 想到一路奔波而来的侄子李家保,林盛华不由得眉头紧锁,心中十分焦虑。 这是因为,李家宝这次来疆务工,事先并未与林盛华沟通,以至于他还没来得及同妻子吴霞商议,若是吴霞不肯接纳李家保,他夹在中间着实难办。 林盛华心绪纷乱,只能暂且走一步算一步。 ...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